孩子獲取他人注意的主動和被動行為

本文Tag標簽:兒童心理??

  主動——建設性的注意獲取機制就像一個非常合作和順從的行為。區(qū)別在于,此時孩子的良好行為只是為了得到注意和承認:如果孩子得不到他想要的注意,這種行為就會轉變成不良行為。他就會采用主動——破壞性的方法。這種行為很像那些用來達到第二或第三種目標的行為,不同的是它沒有暴力和對抗性。孩子仍然只想獲得注意,目標達到時行為也就停止了。想顯示自己力量的孩子不會滿足于獲得注意,他想要按他自己的方式行事。

  用被動——建設性的行為來引起注意的孩子是非常有趣的。許多父母和老師都不把這種孩子的行為看做是壞行為。他們讓人感到愉快、可愛和溫順,往往容易使人忽略這種被動與依賴之后的自信心的缺乏。在男性占主導的社會中,女性大多被要求采取被動——建設性的行為,因此采用被動——建設性的方式引起注意的女孩子要比男孩子多。我們已經指出,人們錯誤地傾向于忽視被劫——建設性的孩子們的不自信。這種不自信比主動——破壞性的孩子更強。被動——建設性的孩子不那么惹人煩,但是在培養(yǎng)自信和勇氣方面需要更多的幫助。一個用被動——建設性的方法尋求注意的孩子,很可能到最后變成第四種完全喪失自信的孩子。

  想得到注意的孩子必須意識到,奉獻而不是獲取是贏得社會地位的最有效的手段,只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才能學會獨立。在采用不同的引起注意機制的四種孩子中,我們應當試圖幫助孩子由被動變?yōu)橹鲃?,由破壞性變?yōu)榻ㄔO性,直到孩子不再需要額外的注意。對想得到權力和主導地位的孩子不能再用無效的強制辦法。承認他們的價值甚至他們的權力是至關重要的,只有這樣,才能使他們變得自信從而不再需要尋求權力。他們必須知道有用比有權力更重要。想懲罰別人或尋求平衡的孩子通常認為沒有人喜歡他們。幫助這樣的孩子需要長時間地向他們顯示有人愛他們。喪失信心的孩子必須讓他們慢慢地意識到他們的潛力和能力。

  孩子們表現出的不同行為困難,并不一定意味著對同一個目標的追求。比如說,懶惰就可以被用來達到孩子的四個目標。它可以用來獲取注意和幫助,也可以用來拒絕需要完成的任務以達到建立自己的地位,或者可以用來報復對自己要求過高并造成傷害的家長?;蛘?,可以在無望達到目標時用來作為借口。

還有疑問嗎?請留下您的問題,15分鐘內回答您!